共建人民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沪上首家社区医院成长记:一份“887365”的健康承诺

昨天 469阅读 0评论

共建人民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沪上首家社区医院成长记:一份“887365”的健康承诺

图说: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牌“社区医院”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下同)

887365,这是打浦桥街道居民与社区医院的“接头暗号”,更是一份“有人常驻、有灯常亮”的暖心承诺。

今年5月,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申城2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抢了“头名”——挂牌全市第一家“社区医院”。如今,“社区医院”挂牌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领域的新风尚。

近日,记者多次走进打浦桥社区医院,听社区医生和居民讲述沪上首家社区医院的成长故事。大伙儿说,要努力把这里建设成中国最有温度的社区医院。

共建人民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沪上首家社区医院成长记:一份“887365”的健康承诺

图说:内环内面积最大的社区医院

有人常驻 有灯常亮

走进明亮温馨的大厅,一阵灵动舒缓的钢琴声流入耳中,人们很难把这一幕与医疗卫生联系在一块儿,但却是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常态。

这里是丽园路。坐落于此的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内环内面积最大的社区医院。傍晚5时30分,中心灯火通明。二楼的全科医生诊间外,几位老年人正在“嘎三胡”。他们多是来配药的,其中一位爷叔便是在家庭医生签约群里看到了药品新到的信息,吃过晚饭“遛弯儿”过来。

共建人民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沪上首家社区医院成长记:一份“887365”的健康承诺

图说:夜门诊包含全科门诊、康复理疗、中医适宜技术等

自去年11月起,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启了“887365”的延时服务——包括社区午间延时门诊、夜门诊以及周末门诊,保障从工作日早上8时至晚上8时,一周7天实时守候,一年365天全年无休。

时针划过18时,居民基本一到就能看上医生。三楼的康复室里,白领唐先生正在做红外激光中频理疗。他在三甲医院确诊了肩部积液,得知社区医院有康复夜门诊,便提前预约,下班后“随到随治”,“疗效好,很方便!”

“即使夜幕降临,中心仍努力为每一位在城市中奔波的人留一盏灯,留一份健康的承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金迎说,当然,在这份暖心的陪伴背后离不开所有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付出与坚守。据统计,中心当前日均门诊量可达1200人次,高峰时段可达1900人次,夜门诊单日就诊量达百余人次。

共建人民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沪上首家社区医院成长记:一份“887365”的健康承诺

图说:康复医学科设施齐全

能做手术 号源优先

上午9时许,记者在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到了来做脂肪瘤切除手术的顾老伯。签完门诊手术告知单、完成术前检查后,他便进入了手术室。半个小时后,两个部位的肿块切除手术顺利完成。

为顾老伯动手术的,是从上级医院“跳槽”到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外科医生田陶然,“在社区开展的手术,和二、三级医院的外科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主要是创口处理、皮下脂肪瘤等。别小看这些,社区居民需求量很大。”

共建人民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沪上首家社区医院成长记:一份“887365”的健康承诺

图说:外科医生田陶然为患者手术

金迎介绍,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率先开展社区适宜外科手术,包含体表肿物切除、清创缝合术、烧伤冲洗清创术、脓肿切开引流术、腋臭微创治疗……“过去居民需要跑大医院才能做的小手术,而今在社区已能迎刃而解。”

随着季节更替,中老年心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近期的一个早晨,街道签约居民朱阿姨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悸,便前往中心签约医生处就诊。经过紧急处理,症状逐步缓解。家庭医生随即通过分级诊疗系统,预约了胸科医院门诊;五天后,朱阿姨依约前往就诊,当日就被收治,下午就做了射频消融术,次日出院,没再出现过不适。

朱阿姨这回从发病到手术治愈,全程仅一周。她激动地送上锦旗,“医生快速精准的判断以及高效的机构间转诊,让我从生死线上逃脱!”

记者获悉,今年4月起,上海全面实施二三级医院门诊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家庭医生可以为签约患者预约早于社会面5天,甚至未来2天的专家号源,目前,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转诊近千人。

共建人民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沪上首家社区医院成长记:一份“887365”的健康承诺

图说:目前可配药品近1100种

不走老路 多元探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社区医院’的新冠名,并不只是简单增加一块牌子,也不是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回传统医院的老路。”金迎解释,“是要以增强医疗服务能力为抓手,强化综合健康管理,最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金迎也是上海市人大代表,在2023年两会上,提出了“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名为社区医院”的建议,受到了广泛关注;时隔一年,社区医院“照进现实”!

共建人民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沪上首家社区医院成长记:一份“887365”的健康承诺

图说:居民在社区医院也能欣赏钢琴演奏

事实上,2019年至今,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等多份文件,提出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上海,一家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医疗设备配置,进一步完善科室设置,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重要职责。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主动“走进”功能楼宇,在日月光商圈开设了服务站点,成为申城首家功能楼宇内的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站点。通过聚焦白领人群的健康需求以及亚健康问题,开展了中医诊疗、适宜技术、中西医结合康复等健康服务,让打工族们仅需“一杯茶”的距离,就可以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

“社区医院的发展是和老百姓的需求紧密相连的,打浦桥社区医院还成为了全国首家对接商业保险的社区医疗机构。”金迎说,“变身”社区医院后,更能“接得住、留得下”患者,也推动“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格局更快形成。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6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