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太焦虑

今天 774阅读 0评论

暑期在Q村调研发现,村庄的中产家庭大多选择让孩子在本村或本镇完成小学教育,而对“小升初”表现出强烈的择校意愿。Q村的中产阶层,主要是以本地渔业和旅游业为生,常年居住在村,家庭年收入在15万—50万之间。


一、在村上小学‍‍‍‍‍‍‍


Q村中产阶层的家庭大多选择让孩子在村小或乡镇中心小学读书。Q村村小,是在Y镇两次大小规模教育布局调整中唯一保留的村小,得以保留与几个方面有关。


一是村庄人口规模较大,Q村户籍人口4006,常住人口3410,村庄人口基数大,常住人口数量较多,有保留村小的需求;二是村庄重视Q村村小建设,在政府资金和村庄集体资产的共同支持下,于1997年重新翻建校舍;三是Q村村小教育质量不错,虽然是所小规模村小,学生人数200—300人,但教育质量并不逊色于乡镇中心小学和县城小学,县域共计5所小学,它一度排名第一。


Q村村小教育质量不错,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一是在校师生数量可以保障教育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学生人数能够维系完整的小学教育,Q村村小2007—2023年在校生人数在150—350人之间波动(见图1),人数最少的时候也有6个班级共159位学生,可以维持完整的教育年级;


另一方面,老师配比充足且稳定性高,Q村村小2007—2023年老师数量在20—26人之间波动,师生比在1:7.2—1:13.8之间波动,均高于国家规定的农村小学1:23标准,分配到每位同学身上的教师注意力充足。


图1:2007—2023年在校师生数量变化图


二是扁平化管理,教育资源配置相对均衡。由于Q村所属县,总面积小且总人口数量少,在前期教育调整后,县域义务教育共计4所小学,包括Q村村小,教学点1个,初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1所,均由县教育局直接管理,教育资源的配置相对均衡。


三是家校关系密切,有助于学生管理。村小建在村里,教师大多是本村本镇人,与本村家长关系紧密,具有良好的家校合作基础。如有的学生上课睡觉被班主任发现,与家长沟通之后发现是晚上玩手机,在老师反馈和家长监督下,学生熬夜看手机的行为得到及时的调整,家校之间密切关系所形成的合作,为管理学生提供了帮助。


四是村庄社会对教师教学的舆论压力,村小教育的是村民的子女,教得好不好,影响教师在村庄社会舆论中的形象。


与县城小学相媲美的村小教育,使家长放心将孩子放在村小读书。一方面,县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各层级学校教育差距小,家庭无需为了小孩教育去县城买房读书,可以直接就近入学;


另一方面,就近入学有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表示小学阶段最好在身边培养,不仅可以照顾好身体,还可以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更需要家长的陪伴和照顾,享受完整的家庭生活体验。


总之,家长选择小学阶段就近入学,关键在于县域内小学教育资源相对均衡配置,各层级学校之间教育供给差距较小,各个学校都能满足小学阶段家长的教育期望。加之,县域小升初进入市区初中主要依靠摇号、购买学区房的方式,与小学成绩关联强度较弱。因此,即便是村庄中产家庭也不太需要过多考虑小学阶段的择校问题,放心让孩子就近入学。


二、小升初焦虑‍‍‍‍


但区域教育资源供给与家庭教育需求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初中阶段衔接高中,进入优质高中意味着半只脚踏入大学。因此,相较于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家长更看重成绩提升以及录取优质高中的机会。但Q村所属县城提供的中学教育并不理想,导致教育压力层层下压。


首先,县城高中教育薄弱,导致初升高压力大。高中学校的升学率是衡量一所高中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本地县城只有一所高中,且升学率不高,仅有30%的本科率。县城高中教育竞争力较弱,意味着只有走出县城才能接受更好的高中教育,高中教育压力自然传导到初升高阶段。


其次,县域初中进入市区优质高中的机会少且门槛高,市区高中分配到县的名额有限且分数要求高,意味着依靠县域初中教育获取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难度较大,教育压力继续下移,传导至小升初阶段。


总之,由于县城高中教育薄弱,为了获取良好的高中教育资源,县域学生需要逃离县城,但依靠县城初中教育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导致教育压力层层下移,直至小升初阶段,这是Q村家长表现出“小升初”焦虑的底层逻辑。


在此情形下,有着更高教育期望且有一定资金投入子女教育的中产家庭,他们不放心也不甘心让子女留在县城完成初中,尤其是高中教育。为此,他们将目光投向全市范围的“小升初”教育资源竞争,想办法让子女去市区读初中。


当前,他们的主要做法是购买市区公立学校学区房,让子女在市区读初中。他们认为,在市区读初中,不仅可以提升成绩,还能以城区考生身份,提高录取中高水平高中的概率。访谈中也有家长谈及此事,“在市区买的学区房,晚上没亮几盏灯,大都是为了学位买房。”


面对“小升初”焦虑,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县城中产家庭试图突破,但不同层级的中产家庭具有不同的表现。首先,村庄中产上层家庭子女走出县城。对县域教育资源不满的县城中产上层家庭,依靠较强的经济实力,在市区买房获取学位,为子女寻找出路。


其次,村庄中产中下层家庭择校两头为难。一方面,身边县城中产上层家庭的择校行为,激发了村庄内中产中下层家庭的“小升初”择校焦虑,他们也希望子女去市区读书;另一方面,经济实力难以从容承担在市区买房,以及子女在市区学校就读的费用。以家庭有2个小孩为例,在市区读初中的费用大约在30万—40万之间,包括市区学区房首付约20万、三年初中生活费(住宿费、伙食费、零花钱等)以及其他教育费用约5万—10万/人。


在“小升初”焦虑驱动和经济压力两头为难下,他们做出了两种选择,一是选择负债送子女去市区读书,借贷付首付;二是选择让子女就近入学,通过课外辅导和日常学习监督提升成绩,打一场持久战。


三、不同的教育期望‍‍‍‍‍‍‍‍‍‍


笔者在调研时产生了一个困惑,即在小升初焦虑下,为何中产家庭较少选择在小学时期送子女去市区读书?


这主要与本地陪读现象少,家长不放心低龄段子女在外读书有关。村庄中产阶层常住在村,他们的工作在村(在当地从事渔业和旅游业),当地有着较强的夫妻两人在一起生活的观念,较少出现奶奶或母亲去市区陪读的情况,这意味着小学阶段送去市区读书,需要选择有寄宿制的学校,由小孩自己照顾自己。


有家长表示,初中阶段小孩自理能力相对较强,放心让小孩在学校住宿和吃饭,而小学阶段的小孩自理能力相对较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太放心让他们在外读书,就近入学可以随时照顾到他们。结合前文提及的小学阶段家长关注点可以看出,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的教育承载着家庭不同的教育期望,前者更多聚焦于子女身心健康、学习及行为习惯养成,后者更多聚焦于成绩提升。


综上所述,Q村家长选择在小学阶段的就近入学,是县域教育资源均衡供给与家庭教育期望之间相适配的结果。但区域教育资源供给与家庭教育需求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相较于小学阶段,初中衔接高中,面临着更大的升学压力。


在县城高中教育薄弱,教育压力层层下压的情形下,中产家庭不再满足县域初中教育服务供给,主动卷入市区范围的教育资源竞争。在此过程中,他们对照的参照物发生了变化,从原本县域内学校的对比,拓展到市区与县域学校的对比,市、县两级中学教育资源差距成为他们择校的动机。


因此,在分析教育供给与家庭教育期望的关系时,一方面要看到义务阶段教育并非铁板一块,家庭对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期望;另一方面要注意将不同阶段的义务教育供给,放在整个教育供给链条,或者说教育供给系统中去分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作者:陶丽娟(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博士生),编辑:竹蜻蜓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7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